发扬奉献精神 传承“帮带”文化
—记计算机学院迎新服务“百人团”
(通讯员:李巧/摄影:聂鑫)9月11日新生开学报到第二天,计算机学院又迎来了一批前来寻梦、追梦、圆梦的莘莘学子。
昨日的艳阳高照、人山人海、车水马龙让新生及家长们着实感受到了武汉这座城市的特点,即:天气热、高校多、学生多。由我院院领导、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干部组成的“百人服务团”在这两日的迎新工作中,体现了“三个忘记”,即:忘记身份,忘记年龄,忘记性别,用最优的安排、最好的服务、最美的笑容交上了一份让大家满意的答卷。
领导重视 老师奉献
学院领导班子非常重视、关心本次迎新工作,党总支书记李德华带着班子成员到迎新现场布置、督促、检查工作。副书记陈文强召开学生科专题会议,统筹、协调总体工作,并悉心指导搭棚布点,连续几天几夜值守学院参与迎新,巡访新生宿舍。他每天在高温下坚守报到现场,连续奋战,现场办公,不让任何一个问题贻误哪怕一分钟,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副院长罗保山、副院长谢日星带领着10余名教师为新生们提供了与班主任、专业设置等面对面的机会,让学生对教学情况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

(迎新现场:李书记与班主任周雯老师亲切交谈)

(迎新现场:陈书记亲自书写专业台签)

(迎新现场:罗院长与班主任鄢军霞老师亲切交谈)

(迎新现场:谢院长与陈书记、班主任老师交流工作)

(迎新现场:张科长正在布置具体工作)

(迎新现场:辅导员老师们坚守第一线)
学生科科长张胜洪负责迎新报到的具体工作,他与辅导员一起战斗在工作第一线,调试设备、更新数据、统筹床位、对内协调、对外联系,他是现场最为忙碌的人。其他辅导员各自分工也辛苦地奋战在登记、接待、后勤、宣传等工作战线,很多同志身上的衣服早已被汗水干干湿湿化做了一张张形状各异的“盐图”。班主任们一下课来不及休息就直奔迎新点,他们急切地与学院领导交流带班想法,与新生交流专业介绍,拉拉家常,嘘寒问暖,把握着每分每秒、每个机会与学生建立起友好、信任、互助的良好关系。
服务周密 步步入学
9月10日,我院学生志愿者们在1496名新生的接待工作中,不分男女,统一动作,上上下下,通力配合。从接到新生的行囊那一刻起,就开始为新生们提供“一站式”、“流动式”、“全天候式”的服务工作。
炎炎夏日,来来回回的接送工作也并没有使志愿者们懈怠于自己的工作。注册学籍、领取物品、办理入住、熟悉环境、解疑答惑、经验交流等基本上算是每一位志愿者的“规定动作”,这仿佛是在扮演着一种“入校导航”系统,他们用自己身体的言语、移动来让新生们感受到“步步入学”的便利与温暖,与新生们一起走好、走全、走完入校的每一步,让刚踏入大学校园的新生们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温暖。

(新生数量创新高,共同排队无尽头)

(志愿者为新生拿行李、带路)

(志愿者参与学生信息登记)

(部分志愿者合影)
今年全校新生5600余人,而计算机学院人数近1600人,占全校的四分之一,其数量创下历史新高。虽然新生数量增多,但我院迎接新生工作的质量却丝毫未减,甚至比以前更加完善。
我们用微笑温暖他们,让他们感觉离开家来求学的心并不孤单;我们用热情感染他们,让他们感受到大学的生活是如此的丰富多彩,活力四射;我们耐心的帮助你们,让他们能够尽快熟悉学院的一切。愿他们能迅速适应大学生活,开拓属于自己的一片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