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与软件学院学工通讯第十八期

    时间:2012-03-06  点击数:

报道学工动态·探讨学工问题·分享学工经验

计算机与软件学院学工通讯

第十八期

2012年2月28日

蓄力龙年 再创辉煌

—记我院学生科工作预热会议

(通讯员:胡馨)2月13日,我院学生科分管领导及各工作口、各年级负责人在教学楼3510办公室召开了新年伊始的学工工作预热会议。与会人员有院党总支副书记陈文强、学生科副科长张胜洪、团总支书记王欣老师、各年级辅导员及就业专员,会议由陈书记主持召开。

会议现场

会议拟定了我院新的一年学生工作的规划蓝图、制定方向和创新亮点,并将假期积累的各类学生问题进行了集中听取、分析和解答。整个会议气氛热烈,在场的所有成员都表现出十足的热情与干劲,传递着大家要在龙年争做龙头,齐心协力打造学工坚强队伍的态势和决心。

亢龙求精 驷马凝神

—记我院学生科第一次工作会议

(通讯员:胡馨)2月15日,我院2012年度第一次学生工作会议在教学楼3510办公室召开。我院党总支副书记陈文强、学生科副科长张胜洪、团总支书记王欣老师、全体辅导员及就业专员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由张科长主持召开。

张科长在会议开始阶段,表达了我院将加强团队建设、打造辅导员坚强队伍、落实各项制度、创建良好工作环境的决心,接下来根据本周学工处下达的最新工作安排对我院学生工作进行了部署,其中涵盖了学工处人员新安排、学工常规工作及学院本周重点工作。大家也都认真听取,悉心记录,对部分工作提出好的建议,对工作表现出十足的信心。

陈书记在会上对新的一年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在学生工作中实行“三抓”,即抓安全稳定、狠抓“三率”、抓团队建设;在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中做到“六关注”,即关注学生特殊群体、关注学生热点难点问题、关注“学风、校风、班风”建设、关注社会难点和时事、关注学校,学院重点工作、关注自身建设与发展;在队伍建设中落实“十个坚持”,即坚持信息收集制度、坚持谈心谈话制度、坚持随堂听课制度、坚持寝室及教室寻访制度、坚持主题班会教育活动、坚持家长联系制度、坚持与任课教师的联系制度、坚持学习培训制度、坚持服从上级的制度原则。在提到“关注学生特殊群体”、“关注学生热点难点问题”的时候,陈书记特别强调“维稳是我们学生工作重中之重的任务,对于学生反映的问题一定要做到有反映就要有反馈”。

我院过去一直严抓学生科各项工作,今年也将秉承以往的各项优良作风,将领导对我们提出的要求转化为自己的工作目标,时刻牢记自己是学生的领航人,切实增强学生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切实增强学生工作的服务性和实效性,切实增强学生工作的主动性和创新性,不断推层出新,在龙腾之年画出腾腾云彩,团结一心,一马当先!

打造鹰一样的个人,鹰一样的团队

(通讯员:郑瑞丰)在春节假期期间,为了进一步提高计算机与软件学院素质拓展活动的计划、组织、创新能力,规范项目操作流程,领悟拓展深层意义,受学院委派,2012年2月7日-12日,郑瑞丰和李博两名同志参加了在湖北荆州职业技术学院举办的第33期国家拓展培训师岗位能力培训班,收获了知识、友谊、信心和希望。

紧凑的课程安排,优秀的教师团队,每天早上6点起床,晚上12点、1点睡觉已经成为家常便饭,钢铁般的纪律更是让他们学会如何加强自我管理。短短不到一周的时间,通过室内教学结合户外实操,培养他们成为一名初级培训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电网突击

此次拓展活动,对于教育工作者如何更好地开展工作大有启示。例如此次体验式的培训课程与传统培训比,更看重是以学员为中心,先“行”后“学”,营造虚拟情景,使学员们有所感悟与启发。这与传统教学活动完全不同,过于强调理论学习,以教师为中心,无法调动学习主动性。今后在学生当中要敢于、善于、勤于开展素质拓展活动,丰富大学生课余生活,增强团队协作意识。比如:“信任背摔”项目告诉你信任意味着什么,如何获取信任,即关爱越多,获取的信任就越多。学会关爱学生、同事、亲人、朋友,学会感恩国家、社会、学校、家人。

总之在学习期间,他们通过“螃蟹拳”、“兔子舞”、“目标管理”、“闻鸡起舞”等30余项小游戏,“空中单杠”、“断桥”等4项空中项目,“盲人方阵”、“空中取水”等10余项场地项目的实际操作,掌握了初级拓展培训师的基本要领,学会了安全保护的基本常识,不辜负学院领导的殷切期望,学有所思,学有所用,明确未来我院开展素质拓展活动的新思路、新方法,使我院的素质拓展活动组织得更加有特色、有效果、有内涵。

促进学生党员队伍素质全面发展 推动学院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

—记计算机与软件学院第三期“学生党员示范岗”开班典礼

(通讯员:胡频亚)为促进学生党员队伍素质的全面发展,推动学院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2012年2月21日,计算机与软件学院第三期"学生预备党员,党校学员示范岗"开班仪式在5413教室如期举行。院长王路群、院党总支副书记陈文强、学生科科长张胜洪、团总支书记王欣、阮婉莹老师和本期示范岗预备党员们参加了此次典礼。典礼由阮婉莹老师主持。

王院长讲话

首先,由阮老师宣布开班仪式正式开始,并宣读到场领导及老师名单。紧接着,由陈书记宣读第三期示范岗工作方案,从工作内容和工作要求两个方面做出了阐述,并希望示范岗学员珍惜这次学习机会,努力在最短的时间学到最多的知识。

集体合影

接着,由王路群院长为大家作动员讲话。他表示,过去的半年时间里,在我院党总支的正确领导和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院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他殷切希望通过在党员示范岗的学习能够发挥好党员的先锋带头模范作用,提高学员的个人素质,丰富大家的课外知识,加强学员的实践操作能力,促使各学员不断的向党组织靠拢,使之能够早日加入党组织!

最后,典礼在大家热烈地掌声中圆满结束。

倾心叩启少年心,真情催开桃李花

—“我工作,我快乐”辅导员风采秀之郑瑞丰

一、个人简历

郑瑞丰,男,汉族,中共党员,1986年1月生。2009年7月至今担任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计算机与软件学院2009级(160人)辅导员。

二、工作情况

(一)正本清源,厚积薄发—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向日葵"般的执着

面对160个鲜活的生命,面对160个成才的梦想,郑瑞丰秉承"最普通的岗位,最平凡的工作,最执着的追求"这一理念,融入"智慧"和"爱心",将"培育出并不平凡的学生"视为自己的人生目标。

“24小时”全天候辅导员:

2011年暑假,他接到学生卷入传销组织的消息,行李和银行卡都被传销头目扣留,每天都在被灌输传销思想,意志力时刻都有被动摇的危险。他经班级学生反映了解情况后“对症下药”,及时与家长、学校取得联系,并每天通过手机短信、QQ留言与该生保持紧密联系,同时与派出所、当地救助站等机构联系,最后指导其借了张银行卡,将车费打给他安全回家。该生实习离开学校当天,特意来到办公室,前来道别的他久久说不出话,泪水在眼睛里打转,对着郑瑞丰深深地鞠了一躬,说:"郑老师,是您在暑假的时候给了帮助,如果没有您我可能再也回不到校园。这辈子我都感谢您!"

(二)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职业规划实践培养中"满天星"般的关怀

郑瑞丰所负责的嵌入式系统工程专业毕业生,具备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知识,综合能力强,多年来备受社会青睐。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11年10月,多名签约日本名幸有限公司的学生突然接到通知,让这些学生自行决定去留。实际上是变相与学生解除了协议。学生得知这一消息时,无不感到愤慨,有的学生甚至出现情绪失控。他多次召集这些学生开会,一方面稳定情绪,及时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另一方面,了解他们的"再就业"意愿,凭借积累的大量单位信息,逐个打电话联系推介,通过多方努力,这些学生很快找到了新工作。

这次"突发事件"的圆满解决,得益于他平时用心积累的大量就业资料和信息,得益于他运用博客互动、短信沟通、电话交流、邮件往来等方式,与学生积极沟通,得益于他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创新和探索,例如:“班级干部轮换制”、“班长例会制”、“模拟招聘活动”等。

(三)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理论学习职业感提升中"龙舌兰"般的付出

为提高就业指导技能和思想教育水平,使自己向专业化、专家化方向发展,郑瑞丰先后参加过“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湖北高校政工干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班"、"湖北省高校辅导员岗位培训班"。2010年获得大学助教职称资格,取得高校教师资格证书(思政教育方向)。这些都使他开阔了视野,掌握了为大学生健康成长、顺利就业导航和服务的技能。

他在工作中善于思考,不断总结创新,是突出的"研究型"学生工作实践者。2010年撰写的论文《浅谈班级干部的培养》获得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论文评比优秀奖,2011年11月撰写的论文《倡导“先就业,后择业”下的职业道德难题及其思考》获得计算机与软件学院思政研讨会论文评比二等奖。

(四)抢占阵地,全力以赴—创新宣传模式探索中“风信子”般的热情

“你是大学是新闻专业的吗?学院报道好多都是你写的。”他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他总会回答说:“这个其实跟专业没太大关系,关键是在实践中慢慢积累写作知识和技巧,功夫不怕有心人。”

2011年3月份至今,他所负责的《计算机与软件学院学工通讯》,截止目前共出版18期,院报选用刊登了9篇文章,学院新闻点击量达5000余次。而且在校运动会期间,组织并指导院新闻部、宣传部共撰写通讯稿7000余件,稿件总量和被采用量综合排名全校第一。

(五)素质拓展,构建平台—培养实践创新型人才中“仙人掌”般的坚韧

2012年2月份,郑瑞丰受学院委托参加了在湖北荆州职业技术学院举办的全国第33期国家拓展培训师培训班,回校后将所学知识、切身感悟积极与同事分享,并组织老师拓展培训学习活动,积极计划筹备我院4月份的大型职场专题素质拓展活动,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用。

"只有初恋般的热情和宗教般的意志,人才可能成就某种事业",这是大学时郑瑞丰在路遥小说中读到的一句话,他在辅导员岗位上默默地牢记着、实践着。

Copyright 2018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学院地址: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光谷大道117号 邮编:430205 邮箱:whvcse@whvcse.edu.cn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1188号  鄂ICP备1101016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