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王菁)今天距离周雯老师下社区已经1个多月了,经过武汉人民的共同努力,这场抗疫阻击战已经进入了最后的紧要关头,看着距离胜利的曙光越来越近,周雯老师觉得最近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都明显提高,居民们对工作也越来越配合,大家的关系也越来越融洽,不由得回想起最初的工作。
 封城以来,整个城市宛如一座死城,静寂得可怕,冠毒凶险,情形严峻。在校党委的号召下,周雯老师来到了阳春社区,从一个“教师”角色转变为“门卫”、“送菜员”、“快递员”、“网格员”。刚入职的时候,周雯老师明显感觉力不从心,小区人口多、工作繁重、居民心里情绪抵触等问题让她经常觉得工作无从下手,一天下来感觉自己就像打乱战一样,工作效率非常低,但她没有退缩,在仔细总结工作经验的基础下,将专业技术融入工作中,不断改进完善,现在,她已经俨然一个小区服务的能手了。例如,在进行入户排查的时候,周雯老师发现一户户打电话进行核查效率非常低,业主情况各式各样,回复的信息有时不准确、有的业主不配合,或者无法联系上的租户,于是她采取了多层筛选、多措并举的核查方式。首先让网格群中的业主尽量填写问卷星,提高效率;针对无反馈的业主,将他们的联系方式制作标准的Android电话簿模板,采用信息化手段,手机助手群发短信,往往还可以收集一部分;最后剩下的大概有四分之一,再采用人工打电话排查。小区应用她的这种方法,让原本3天都做不完的工作在2天内就顺利的完成,而且事半功倍。平日里,周雯老师的微信小程序系统里满满的都是业主网格群中提出的各种分散的意见,她用这种方便快捷的方式记录着群众的需求和建议。
                                        
 给周雯老师印象比较深的是在做排查工作时接触的一位独居老人,儿女不在身边,接到电话后非常激动,从声音里都可以感受到老人的寂寞,在排查完老人的健康情况后,老人依然不忍切断慢慢聊起了家常,最后担心影响的工作,才挂下电话。再后来的日子,周雯老师心系这种老人,总是第一时间将爱心菜送到了老人的家中,收获到老人满满的感谢,作为志愿者,周雯老师深深感受到工作中的满足感。
 “不怕累,就是怕不被理解,积极转变工作思路和思考方式。”周雯老师所在社区确诊人数一直居高不下,经常因为疫情防控问题被业主当面质问,或因为团购菜不能及时到位,而被业主埋怨、故意为难等,虽然内心有委屈,但她总是试着换位思考,业主长期封控在社区,已经为武汉市的疫情防控做出了巨大贡献,生活上的困难、怨言是可以理解的。“我要做到在工作中不带情绪去表述意见、也不带情绪去理解大家的意见,用纯粹、真实的态度对待每位业主,尽量做到意见‘应收全收’、‘应办全办’。”
                                                  
 全天的社区工作,使得原有的教学工作不得不进行调整,记得在课堂直播中,当通知物联网1802班课程将要调整时,有的学生表示不理解,提出“教育不应该是第一位吗?”的疑问,“我们既是老师,也是党员,全国人民都在援助我们,我们没有道理不自救!教师的职业是教书育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应是我们教育目的的首位,作为党员教师争先下沉战疫一线,就是以实际行动为学生作出榜样。‘’在设计教学案例时,周雯老师结合当前疫情以及《Android应用系统开发》课程知识技能点,设计了“疫情实时追踪查询”App作为教学案例,包含了国内疫情、海外疫情和省外疫情三个版块,涵盖了网络编程、Json数据解析ViewPager+TabLayout+Fragment等当下流行的Android技术。她希望通过教学设计,让学生体会到疫情防控也可以变为知识技能的学习素材,让学生懂得他们的成长离不开祖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