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编码: 课程类别: B
适用专业: 授课单位: 计算机学院
学时:72 编写执笔人及编写日期:肖英 2014年9月1日
学分:4 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期:董宁2014年9月
1.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
1.1课程性质与作用
课程的性质:本学习领域课程是软件技术专业的必修、职业技术课程,是校企合作开发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
课程的作用:该课程以Java程序设计为基础,是Java程序设计在移动应用开发方向的一个分支,同样具有很好的安全性、稳定性、跨平台性等特性。课程旨在培养以Java为基础的Android程序的设计开发人员,可以为Java程序员增加扩充知识面,多一项开发技能,为就业提供更多优势。
本课程的前导课程:《Java初级程序设计》、《Java高级程序设计》
本课程的后续课程:无
1.2课程基本理念
根据本行业特点,注重专业素质教育;
倡导项目驱动,强调动手实践;
整体目标明确,教学组合灵活;
以学生为主体,树立榜样作用;
着眼就业岗位需求,开发有效课程资源。
本课程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以项目(学习情境)为教学载体,以行动为导向进行教学,是理论、实验、实训相结合的课程。在课程设计上通过多个项目逐渐递进的运作方式,培养学生完成手机程序设计的开发能力,使其能够了解手机程序开发的思想;任务驱动教学通过使学生完成具体的任务,让他们可以掌握实际工作中需要的技能和方法。案例教学同时覆盖了所对应课程的必要知识点,也是对课本内容的认识的升华。设计的案例是配合该课程展开的,让学生了解Android环境的搭建、Android SDK介绍、Android四大组件、Android网络编程等等。
1.3课程设计思路
该课程标准设计的主要思路:该课程以课内讲授、上机实验、理论实践一体化等教学方式进行,遵照课程目标,将课程分解为三大主要模块,即讲练结合模块、课内实践模块和课程设计模块。该设计遵循了学生学习的循序渐进规律和稳扎稳打原则,具有“讲”、“学”、“做”三位一体的特点,以学生为主体,以就业岗位为导向,以项目任务驱动教学,以培养学生具有高专业素养和实践动手能力强的综合素质能力为最终目标。
2.课程目标
总体目标:
使学生通过对本课程学习掌握Android移动开发的基本步骤和流程,初步具备开发Java手机应用程序的能力。培养学生手机软件开发的兴趣和逻辑思维方法,提高学生在软件设计过程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实践操作的能力,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得到共同发展。增强对手机移动开发的兴趣,为毕业后的就业打下一个良好而又坚实的基础。
具体目标按职业能力的三个方面进行描述:
本课程培养学生使用Java开发手机应用程序的技能,以及利用开发工具编写、调试、运行手机应用程序的能力。修完本课程后,学生应具备以下程度的能力:掌握Java手机应用开发的基础知识及方法;掌握图形用户界面、记录管理系统、网络编程、多媒体编程和游戏开发等;能够开发中小型Java手机应用软件和游戏。
(1)培养学生在程序设计中学会独立学习、独立思考;
(2)增强学生编程的能力;
(3)能不断地积累,且具有查找资料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4)能根据学习资料的指导,独立完成任务,并在完成任务中总结知识;
(5)较好的方案文字处理能力。
(1)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
(2)具有较强的与人沟通和交流的能力;
(3)具有较好的团队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4)具有耐心、细致、认真的工作作风,有较好的安全意识;
(5)具有较好的创新、拼搏、吃苦耐劳的精神。
3.课程内容与要求
学习情境规划和学习情境设计
学习情境
| 情境描述
| 职业能力
(知识、技能、态度)
| 课时
|
Android开发扫盲
| 使学生了解Android行业概述、开发资源和开发概述
| Android开发基础知识
| 2
|
Android环境搭建
| 使学生了解搭建Android开发环境的步骤和注意事项、windows开发环境搭建
| Android开发基础知识
| 2
|
Android SDK介绍
| 让学生了街Android组成和用途、熟悉文档包含的内容、熟悉一些常用和重要的工具以及核心开发包
| Android发开基础知识
| 2
|
Android项目的建立
| 让学生学会如何快速新建一个Android项目、如何运行和调试一个项目
| Android开发基础知识
| 2
|
Android应用程序架构分析
| 使学生了解Android系统结构以及Android应用程序工程结构组成
| Android开发基础知识
Java内核知识
Android开发深层次知识
| 4
|
Android四大组件
| 使学生全面的了解Android开发的核心四大组件
| Android开发基础知识
Android开发深层次知识
| 30
|
Android UI设计
| 让学生了解一些常用的用户界面布局元素、知道一些常用的空间功能和用法、形成对Android系统的整个用户界面体系的总体认识
| Android开发基础知识
设计能力
审美能力
| 8
|
Android网络通信
| 使学生了解Android了解网络通信的常用方法、熟悉基于HTTP协议的网络通信、熟悉基于Socket的网络通信、
掌握Android中XML文件解析方法
| Android开发基础知识
Android网络编程能力
HTTP协议
| 10
|
案例应用
| 使学生了解Android项目开发的一般流程、对以前学过的知识能够进行综合的运用。
| Android开发基础知识
Android UI设计能力
Android网络通信能力
| 12
|
4.课程实施
4.1教学条件
4.1.1软硬件条件
硬件要求:
Intel及其兼容计算机,P4或者更高处理器;1G以上内存;10GB以上的硬盘空间。
软件要求:
Windows:XP(32位)、Windows 7(32位或64位) 或以上操作系统
JDK 1.6或以上版本
Eclispe 4.2.1或以上版本
Android SDK 4.1.2
ADT 20.0.3
4.1.2师资条件
任课教师需熟悉Java编程语言,熟悉Android开发技术,熟悉Java应用开发的相关技术。熟悉软件文档编写规范,有一定的英文技术文档的阅读及撰写能力。
4.2教学方法建议
本课程的理论课安排在多媒体教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把传统的板书和多媒体课件结合起来,并根据教学需要,灵活地将与课堂讲授的知识点相关的资料通过多媒体演示给学生看,从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所谓榜样式教学方法就是老师为学生示范一个真实项目的设计和开发过程,详细讲解每一个具体步骤,然后布置一个类似的项目案例让学生模仿单独完成。从而让学生达到一种融汇贯通的学习效果。
将学生组成一个个项目小组,分派一个具体的项目设计与开发任务,让他们在限定的时间内通过讨论研究、反复修改来完成。老师最终根据其完成情况进行评析和打分。从而锻炼学生的团队精神,加强了教学的互动性,还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4.3教学评价、考核要求
本课程考核方式为考试,采用提交课程设计作品的方式。课程设计成绩占本课程成绩的40%,平时成绩(含考勤、实践性环节)占本课程成绩的60%(其中考勤占50%、实践性环节占50%)。
5.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推荐教材:
《Android开发入门与实践》第二版,eoe移动开发者社区 组编 姚尚朗 勒岩等 编著,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年6月。
推荐参考书:
(1) Android程序设计,青岛东合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年2月。
(2) Android手机程序设计实用教程,耿祥义,张跃平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年8月。
(3) Android移动编程实用教程,刘甫迎//刘焱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年1月。
6.其他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