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编码: 课程类别:专业学习领域核心课程
适用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 授课单位:计算机学院
学时: 72 编写执笔人及编写日期:严学军 2016.5.1
学分: 4 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期:鲁立 2016.6.13
1、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
1.1课程性质与作用
课程的性质 《网络架构与活动目录》课程是网络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是校企合作开发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该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使用活动目录进行日常规划和系统维护的知识和技能,并能管理和解决活动目录操作中的疑难问题。
课程的作用 《网络架构与活动目录》课程是网络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位置。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是学生掌握活动目录的物理和逻辑结构,了解活动目录的工作原理,能够使用活动目录对网络进行规划,合理使用组策略对网络资源进行管理。该课程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综合素质培养方面起重要支撑作用。
前导课程:《WINDOWS SERVER 2003网络应用与服务》
后续课程:《网络安全》
1.2课程基本理念
课程开发遵循“设计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指导思想,课程的目标是职业能力开发,课程教学内容的取舍和内容排序遵循职业性原则,课程实施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为了行动而学习、通过行动来学习,校企合作开发课程等。
过程导向的课程观:本课程开发的关键是从网站开发技术职业工作出发选择课程内容及安排教学顺序。课程要回归社会职业,建设以岗位典型工作过程逻辑为中心的行动体系课程,强调的是获取自我建构的隐性知识——过程性知识,主要解决“怎么做”(经验)和“怎么做更好”(策略)的问题。按照从理论到实践再回归理论的顺序组织每一个知识点,学生通过理论掌握技术,通过项目应用来加深对技术的掌握,最后来总结对该理论的理解和总结以提高水平。
行动导向的教学观:课程教学遵循“案例、分析、讲解、演示、实训、评估”这一“行动”过程序列;在基于职业情境的学习情境中,通过师生及生生之间的互动合作,学生在自己“做”的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和实践知识,主动建构真正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课程强调“为了项目工作而学习”和“通过项目工作来学习”,工作过程与学习过程相统一。学生作为学习的行动主体,在解决职业实际问题时具有独立地计划、实施和评估的能力。
1.3课程设计思路
任务驱动引领教学:以任务引领教学,在完成项目任务的学习过程中,实现理论、实践一体化和相关的多学科知识一体化。
工学结合实施情境教学:基于活动目录的各知识点,设计教学情境,以企业真实项目为载体,基于实际工作过程实施教学,课程强调“为了项目工作而学习”和“通过项目工作来学习”。
2、课程目标
依据企业职业岗位需求和专业培养目标,确定本课程的培养目标为:
课通过该门课程学习,让学生具备使用、维护活动目录、对企业网络部设计布署合理的活动目录网络结构以及通过用活动目录的组策略管理网络资源的能力。
具体目标为:
1.专业能力目标
(1)掌握课程中所介绍的有关的基本术语、定义和功能,掌握相关操作的要求和技巧,掌握主流技术的使用方法,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应能较熟练地应用这些技术元素。
(2)能够对解决同一问题的不同方法进行区别与总结
(3)对最新网站设计技术的发展有所了解。
2.方法能力目标
(1)通过理论实践一体化课堂学习,使学生获得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使学生具备必要的基本知识,具有一定的资料收集整理能力制定、技术学习和迁移能力、实施工作计划和自我学习的能力。
(2)通过该课程各项实践技能的训练,使学生经历基本的工程技术工作过程,形成尊重科学、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服务未来的科学态度。
(3)在教学实训过程中注重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勤思考,勤总结的好习惯。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技术创新的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掌握基本的思考与设计的方法,在未来的工作中敢于创新、善于创新。
3.社会能力目标
(1)对所从事工作和所专注的领域,充满热情。
(2)有较强的进取心和解决问题的决心。
(3)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乐于通过亲历实践实现,检验、判断各种技术问题。
(4)善于和同学讨论,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也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点。
3、课程内容与要求
学习情境规划和学习情境设计(可参考附件4)
学习情境
| 情境描述
| 职业能力(知识、技能、态度)
| 课时
|
1.活动目录基础结构
|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活动目录的作用、活动目录的物理和逻辑结构,了解活动目录设计。规划和实现过程
| 认识什么活动目录
2、了解活动的规划过程
| 4
|
2.实现活动目录林和域结构
|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活动目录的安装、实现复杂的活动目录逻辑结构、实现林之间的信任关系。
| 掌握活动目录安装和验证
掌握父域的安装
掌握子域的安装
学会创建林信任
| 6
|
3、实现组织单元结构以及管理
|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如何创建、规划组织单元,理解活动目录中的对象安全性。
| 掌握组织单元的创建
掌握组织单元的委派控制
实现合理的组织单元的设计
| 6
|
4、实现用户。组和计算机账号
|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如何创建组及计算机账号,学会创建用户登陆主名后缀,理解SID历史,学会在活动目录中正确移动账号,学会合理设计用户、组、计算机账号策略,能正确使用活动目录审核策略。
| 掌握活动目录中创建计算机帐号和组帐号
能够正确在活动目录中移动对象
掌握在活动目录中设计合理的用户、组和计算机帐号策略
掌握审核策略的使用
| 6
|
5、实现组策略
|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组策略的工作原理,学会创建组策略、设置组策略的继承,掌握组策略的管理,学会解决组策略中的常见问题
| 掌握组策略的创建方法
能够配置组策略的继承
学会组策略的管理
| 10
|
6、利用组策略管理用户环境
|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管理模板的作用,掌握管理模板的使用,学会使用组策略分配脚本、重定向文件夹及控制用户环境。
| 能够使用管理模板创建组策略
使用组策略分配脚本
使用组策略重定向文件夹
使用组策略控制用户环境
| 4
|
7、使用组策略部署和管理软件
|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软件部署过程中的基本原理,掌握软件的部署,学会合理的配置软件部署及对软件部署的管理,学会解决软件部署中的问题。
| 在组策略中部署MSI类型的软件
在组策略中部署.EXE类型的软件
配置部署中的软件修改、升级、删除
| 6
|
8、使用站点管理活动目录复制
|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活动目录复制的基本原理,学会配置活动目录站点内部和站点间复制,掌握活动目录复制的监控,能够解决活动目录复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 实现活动目录站点内部复制
实现活动目录站点间复制
实现对活动目录复制的监控
| 4
|
9、实现域控制器规划
| 通过本章的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全局编录的基本原理,掌握活动目录中域控制器的部署和规划。
| 认识全局编录服务器的作用
学会在活动目录中合理部署域控制器
| 4
|
10、管理操作主控
|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操作主控的基本原理,学会争夺和传送操作主控,掌握在活动目录中合理的部署操作主控。
| 1、能够争夺和传送操作主控
2、能够部署操作主控
| 4
|
11、维护活动目录数据库
|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
活动目录数据库的工作过程,学会移动活动目录数据库和整理活动目录数据库碎片,掌握活动目录的备份和恢复。
| 1、能够移动活动目录数据库
2、整理目录碎片
3、备份和恢复活动目录
| 6
|
12、实现活动目录基础结构
| 本章是整个以上内容的综合,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活动目录的设计和实现。
| 本内容是一个综合实训环节,需要掌握
1、活动目录基础结构的设计
2、创建、帐号创建、组策略的创建、活动目录的复制、域控制器的合理部署、操作主控的部署、活动目录数据库的管理
3、活动目录的管理
| 12
|
4、课程实施
4.1教学条件
4.1.1软硬件条件
针对本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课堂教学安排在配有投影仪的机房,学生们可以在老师的演示指导的同时进行练习。课堂演示和实例实验可以同时进行,使得理论方法的介绍和实际应用融为一体。
本院为本课程的教学提供了良好的硬件环境。本院现有实训机房二十多个,实验仪器设备一千余台套,能够做到每生有一台计算机进行实验。可以让学生们能够迅速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加强实践环节,可以让学生们真正掌握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同时也增强了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具体软硬件条件如下:
硬件条件:需要至少1G以上内存、CPU达到2GHz以上。
软件条件:需要安装VMWARE5或者VPC2007软件以达到对主机和网络的仿真。
4.1.2师资条件
由于本课程所具有的独特特征,所以要求最好有两名以上一线的专职教师在讲解本课程,教学经验丰富、课堂掌控能力强、教法先进灵活;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良好的实践经验,以便在教学过程中互相探讨。
4.2教学方法建议
(1)项目驱动法
为了突出专业技能需求,在项目教学中采取项目驱动法进行教学。项目驱动法来源于构建主义学习理论,鼓励学生通过社会上真实的工程项目涉及到的课程内容主动地形成问题,从而激发他们的好奇心,然后再去探索,寻找答案,得到对知识的正确认知,通过这种活动来使学生建构起对知识的理解。本课程采用一个项目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学生期末时已经独立完成了一个项目的分析、设计和开发。
(2)任务驱动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将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理念;将再现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学习,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每一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对当前问题的理解,运用共有的知识和自己特有的经验提出方案、解决问题。本课程采取一个项目贯穿教学活动始终的方法,这个项目又由若干个任务组成,每个任务都是工作过程中的典型工作任务。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掌握了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4.3教学评价、考核要求
本课程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都比较强,采用单一的教学评价办法显然是不合适的。所以本课程的教学评价、考核采用多元化的方式。既有期末考试的笔试,又有平时形成性评价体系。降低期末考试成绩的比例,提高平时形成性评价成绩的比例,体现重视考核学生的职业能力,又不忽视理论知识的原则。
(1)期末考试
期末考试主要考察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采用笔试的方式。
(2)阶段性任务评价
教学内容是以项目和任务驱动为基础的,而这个项目又是由多干个阶段组成,每个阶段都要有典型的工作任务。所以每个阶段完成,都要对阶段性的任务进行评价。如需求分析完成以后,要形成需求分析报告说明书,要对学生这个阶段的任务进行考评。
(3)平时考勤
平时考勤主要是学生平时的考勤情况,是否旷课、请假等。
4.4教材编写
教材的编写要遵循本课程标准,要符合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能够体现高职高专教育的特点并体现工学结合,项目驱动等教学方法和理念。教材应将本专业职业活动,分解成若干典型的工作项目,按完成工作项目的需要和岗位操作规程,结合职业技能证书考证组织教材内容。教材应图文并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表达必须精炼、准确、科学。教材内容应体现先进性、通用性、实用性,要将本专业新技术、新方法、新成果及时地纳入教材,使教材更贴近本专业的发展和实际需要。教材中的活动设计的内容要具体,并具有可操作性。
5、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1.选用教材
(1)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课程的设计思想。
(2)教材应将本专业职业活动,分解成若干典型的工作项目,按完成工作项目的需要和岗位操作规程,结合职业技能证书考证组织教材内容。
(3)教材应图文并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表达必须精炼、准确、科学。
(4)教材内容应体现先进性、通用性、实用性,要将本专业新技术、新方法、新成果及时地纳入教材,使教材更贴近本专业的发展和实际需要。
(5)教材中的活动设计的内容要具体,并具有可操作性。
2.参考资料
MCSE2003中文教材(70-217)-Windows 2003活动目录服务管理
Windows Server2003活动目录实战指南 作者:刘晓辉 等编著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157065
Windows Server 2008活动目录应用指南 作者:(美)Stan Reimer人民邮电出版社ISBN:711521958
6、其他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