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建设指导小组
姓名
| 专业建设指导小组职务
| 工作单位
| 职务、职称
|
谢将军
| 组员
| 武汉武软微嵌科技有限公司
| 总经理
|
罗保山
| 副组长
|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
| 副教授
|
瞿谆
| 组员
|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
| 副教授
|
綦志勇
| 组员
|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
| 讲师
|
顾家铭
| 组员
|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
| 讲师
|
闫应栋
| 组员
|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
| 工程师
|
于继武
| 秘书
|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
| 副教授
|
二、招生对象与学制、学习形式
1.招生对象
参加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并达到所在省的录取分数线的考生
2.学 制:三年
3.学习形式:全日制
三、培养模式
紧密联系“武汉•中国光谷”核心圈和武汉都市圈内的计算机与电子技术、IT、通信、军工、工业控制、电子设备等领域,实行“订单培养、工学交替”、 “课堂与车间、实训与生产”产学一体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四、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面向“武汉•中国光谷”核心圈和武汉都市圈区域(地区),服务于消费类电子、工业控制、军工电子、电信/网络/通讯、航空航天、汽车电子、医疗设备、仪器仪表等相关行业(企业),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科学素养的从事嵌入式系统设计、开发、测试和管理工作。学生通过系统的课堂教学、实训、实习以及前沿技术讲座等多种形式的学习,将掌握扎实的嵌入式系统基础知识,熟练使用各种嵌入式系统主流开发、调试和测试工具,并具备嵌入式软件在通信、信息家电、工业控制、移动计算设备、网络设备等领域的产品设计、开发和测试能力。该专业也较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与创新精神、客户沟通能力、自我学习完善能力。毕业后学生有能力适应广阔的嵌入式系统产品市场需求, 成为企事业单位急需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五、职业范围
序号
| 职业面向
| 职业岗位
| 职业资格(名称、等级、鉴定单位)、能力证书
|
1
| 嵌入式硬件设计员
| 1、产品硬件电路的原理图设计、PCB板绘制、BOM单的整理;
2、硬件调试,嵌入软件设计和代码编写及调试;
3、相关技术文档的编制。
| 1、普通高校专科英语应用能力考试;
2、国家计算机应用能力二级考试;
3、嵌入式相关中级(或高级)技能鉴定或考证。
|
2
| 嵌入式软件开发员
| 1.公司产品的应用程序开发;
2.负责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下的软件开发及单元测试;
3. 应用程序的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文档。
|
3
| 嵌入式电子设计员
| 1、电子电路的设计编程员;
2、单片机的设计员;
3、电路图的绘制员;
4、配合机械工程师实现产品功能。
|
4
| 嵌入式与驱动开发员
| 设计开发Linux平台下的嵌入式系统软件,PC/Mac/嵌入式平台下的驱动程序开发。
|
5
| 嵌入式平台工程师助理
| 建立软、硬件操作平台、测试以及应用已经建立的平台完成整套的面向最终用户应用解决方案。
|
六、人才规格
知识
| 能力
| 素质
|
1.了解嵌入式技术的新理论、新技术及其发展动态和相关边缘学科知识;
2.了解国家关于计算机软硬产品的设计、研发、维护、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3.掌握微机基本原理知识、嵌入式技术软、硬件基础知识、微机维护的基本知识;
4.掌握嵌入式技术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 1.具有嵌入式软硬件基本开发技能和测试能力;掌握基本数字电子系统分析与设计、计算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等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2.能熟练使用相关专业软件进行嵌入式系统有关的网络、通信与消费类电子、电路设计、应用软件编程与测试;
3.具有查阅和翻译本专业相关技术英文资料和文档的能力。
| 1.通过德育教育,具备良好的行业规范和社会公德,增强法制观念;
2.具有爱岗敬业,勤奋工作,乐于奉献,团结合作的职业道德素质;
3.具有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4.具备较强的专业基本能力和专业技术应用能力。
|
七、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
序号
| 工作任务
| 职业能力
|
1
| 嵌入式硬件设计
| 1.产品硬件电路的原理图设计、PCB板绘制、BOM单的整理;
2.硬件调试,嵌入软件设计和代码编写及调试;
3.相关技术文档的编制。
|
2
| 嵌入式软件开发
| 1.公司产品的应用程序开发;
2.负责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下的软件开发及单元测试;
3.应用程序的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文档。
|
3
| 嵌入式电子设计
| 1.电子电路的设计编程;
2.单片机的设计;
3.电路图的绘制;
4.配合机械工程师实现产品功能。
|
4
| 嵌入式驱动开发
| 设计开发Linux平台下的嵌入式系统软件,PC/Mac/嵌入式平台下的驱动程序开发。
|
5
| 嵌入式平台设计
| 建立软、硬件操作平台、测试以及应用已经建立的平台完成整套的面向最终用户应用解决方案任。
|
八、学习领域
(一)基础学习领域
1.军训与入学教育
学时:82学时
课程教学目的: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神,锻炼学生意志,激发其热爱祖国、保卫祖国的决心,帮助其了解国内外形式,明确学校的规章制度,了解高职教育特点,帮助其树立成才的信心。
课程主要内容:
军事训练项目,国防教育项目,学校规章制度,高职教育特点,高职人才成才之路。
2.公共英语
学时:126学时
课程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英语语法知识,形成英语语言交流基本能力,能够借助工具书看懂简单的英文资料,能够达到国家英语应用能力三级水平。
课程教学内容:英语语法知识,掌握4000左右的常用英语单词及短语,进行一定的听、说、读、写的基本训练。
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学时:54学时,其中9学时为课外社会实践活动
课程教学目的: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增强法律意识,了解有关法律规定,特别是掌握有关经济合同法的有关规定。
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部分,大学生的思想修养。主要内容: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追求远大理想,坚实崇高信念;继承爱国传统,弘扬开放精神;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
第二部分,大学生的道德修养。主要内容: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遵守社会公德,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培养职业精神,树立家庭美德。
第三部分,大学生的法制观修养。主要内容: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了解法律制度,自觉遵守法律。
4.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学时:72学时,其中18学时为课外社会实践活动
课程教学目的:使学生形成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增加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掌握社会调查研究的方法,在课外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锻炼自己,提高自身的素质。
课程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部分,毛泽东思想。阐述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及主要内容,主要解决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并对社会主义建设进行探索。
第二部分,邓小平理论。重要论及邓小平理论形成、主要内容,阐述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的基本问题。
第三部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主要阐述新的历史条件下治党、治国、治军的一系列理论问题,是对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第四部分,科学发展观主要阐述科学发展观产生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及实践科学发展观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意义。
第五部分,社会实践活动。进行社会实践调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5.形势与政策
学时:40学时,以讲座的形式进行教学
课程教学目的:教育学生运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分析形式和政策,引导学生在正确的政治方向上成长,使学生了解当前的形式和政策。
课程教学内容:分析形势与政策的有关基础知识,学会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形势,从而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也帮助和引导学生确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政治方向,从而增强青少年抵制错误思想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介绍当前的社会形式与政策。
6.体育
学时:108学时
课程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锻炼身体的一般方法,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达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培养学生努力拼搏的精神,使学生具备一到二项较强的体育技术。
课程教学内容:以《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为依据的各项体育训练,体育锻炼方法。
7.应用写作
学时:36学时
课程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求职简历、调查报告、质量分析报告、工艺试验报告、科技文书等应用文写作技能。
课程教学内容:各种应用文写作的格式、体例及包含的主要内容。
各专业可以根据本专业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内容。
8.职业指导
学时:36学时
课程教学目的:使学生学会个人职业规划,能够客观进行自我评价,形成恰当的职业取向,培养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掌握求职过程中的基本礼仪和正确方法。
课程教学内容:个人职业规划,心理承受能力训练,求职基本礼仪和方法以及创业教育等。
9.心理健康教育
学时:36学时
课程教学目的:使学生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危机预防意识,掌握并应用心理健康知识,培养自我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切实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课程教学内容:< 心理健康基础知识,<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与培养,<大学生人格发展与心理健康,<大学生自我心理调适等。
(二)专业学习领域
1.计算机数字电路基础
学习领域
| 计算机数字电路基础
|
实施学期
| 一
| 总学时
| 54
| 理论学时
| 26
| 实践学时
| 28
|
教学方法
和手段
| 讲授、实验
|
学习重点
| 数字电路的组成、基本数字电路分析与设计基础、常用数字集成电路与元件
|
职业行动
能力
| 数字电路分析能力及应用能力
|
职业知识
内容
| 数字电路基础、数字电路分析与设计、逻辑门电路、触发器、时序逻辑电路等
|
教学基本
条件
| 多媒体教室、实训室
|
| | | | | | | |
2.C语言程序设计
学习领域
| C语言程序设计
|
实施学期
| 一
| 总学时
| 90
| 理论学时
| 45
| 实践学时
| 45
|
教学方法
和手段
| 课堂讲授、多媒体辅助教学、上机实验
|
学习重点
| C语言的语法规则;算法的基本表示方法及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
|
职业行动
能力
|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掌握C语言的语法规则,能够掌握一些较为简单的算法,初步积累编程经验,并能解决一些实际中的程序课题。
|
职业知识
内容
| C语言的语法规则;结构化程序设计语句;函数的概念和用法;指针与内存操作;文件的操作;算法的基本表示方法及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
|
教学基本
条件
| 多媒体教室、实训室(安装Visual C++6.0)
|
| | | | | | | |
3.计算机应用基础
学习领域
| 计算机应用基础
|
实施学期
| 一
| 总学时
| 54
| 理论学时
| 28
| 实践学时
| 26
|
教学方法
和手段
| 讲授、案例教学、上机实验
|
学习重点
| 微机基础知识和基本工作原理、操作系统、办公软件及常用软件等
|
职业行动
能力
| 掌握微机操作系统的使用、办公软件的使用、常用软件的使用等
|
职业知识
内容
| 微机基础知识、微机操作系统、Office办公软件(字处理、电子表格、演示文稿)、Internet的使用等
|
教学基本
条件
| 多媒体教室、实训室
|
| | | | | | | |
4.PCB板设计与制作
学习领域
| PCB板设计与制作
|
实施学期
| 一
| 总学时
| 36
| 理论学时
| 18
| 实践学时
| 18
|
教学方法
和手段
| 多媒体教学、上机实训
|
学习重点
| 绘制与设计电路原理图和PCB、PCB信号完整性分析和电路仿真、EDA基本知识等
|
职业行动能力
| 在Protel环境下绘制与设计电路原理图的能力、在微机操作环境中EDA的开发能力等
|
职业知识内容
| 电路原理图设计、印刷电路板的设计、电路仿真和信号完整性分析、EDA技术的基本概念、大规模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等
|
教学基本条件
| 多媒体教室、实训室
|
| | | | | | | |
5.计算机模拟电路基础
学习领域
| 计算机模拟电路基础
|
实施学期
| 二
| 总学时
| 72
| 理论学时
| 36
| 实践学时
| 36
|
教学方法
和手段
| 讲授、实验
|
学习重点
| 电路基础、电路分析、二极管与三极管、基本放大电路、模拟电路分析基础、常用电子元器件等
|
职业行动能力
| 电路分析能力及应用能力
|
职业知识内容
| 电路组成、电路分析、基本放大电路等
|
教学基本条件
| 多媒体教室、电路测试设备
|
| | | | | | | |
6.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学习领域
| 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
实施学期
| 二
| 总学时
| 72
| 理论学时
| 36
| 实践学时
| 36
|
教学方法
和手段
| 讲授、上机实验、综合实训
|
学习重点
| 单片机基本结构、单片机指令系统、汇编语言、接口技术等
|
职业行动
能力
| 掌握单片机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典型接口芯片的应用等
|
职业知识
内容
| 数制及数的表示、单片机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单片机结构及指令系统、存储原理及与CPU的连接、汇编语言程序设计、中断概念、接口技术及典型接口芯片的应用等
|
教学基本
条件
| 多媒体教室、实验室、多功能实验箱等
|
| | | | | | | |
7.嵌入式操作系统
学习领域
| 嵌入式操作系统
|
实施学期
| 二
| 总学时
| 72
| 理论学时
| 42
| 实践学时
| 30
|
教学方法
和手段
| 多媒体教学
|
学习重点
| Linux编辑器、编译器、调试器和工程管理器等工具的使用方法、如何使用tftp、配置串口、编译Linux内核。
|
职业行动
能力
| Linux操作系统的使用、Linux平台下嵌入式程序设计方法等
|
职业知识
内容
| Linux的基本操作及编辑器、编译器、调试器和工程管理器等工具的使用方法,了解嵌入式Linux开发环境的搭建和嵌入式开发中常用的工具,包括如何使用tftp、配置串口、编译Linux内核。
|
教学基本
条件
| PC机、虚拟机、多媒体
|
| | | | | | | |
8.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学习领域
|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
实施学期
| 三
| 总学时
| 72
| 理论学时
| 30
| 实践学时
| 42
|
教学方法
和手段
| 讲授、上机实验
|
学习重点
| 测量与误差、传感器原理与自动控系统架构、各类基本传感器原理与应用、基本检测技术、传感器测量电路
|
职业行动
能力
| 培养基本的传感器使用能力
|
职业知识
内容
| 电阻式传感器、电容式传感器、电感式传感器、霍尔传感器、数字传感器等
|
教学基本
条件
| 多媒体教室、实训室
|
| | | | | | | |
9.数据结构
学习领域
| 数据结构
|
实施学期
| 三
| 总学时
| 72
| 理论学时
| 42
| 实践学时
| 30
|
教学方法
和手段
| 讲授、上机实验
|
学习重点
| 常用数据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基本算法、数据的组织方法和实现方法。
|
职业行动
能力
| 培养基本的良好的程序设计能力
|
职业知识
内容
| 线性表、栈和队列、字符串、广义表、数组、树和二叉树、图、查找和排序等
|
教学基本
条件
| 多媒体教室、实训室
|
| | | | | | | |
10.ARM原理及系统组成
学习领域
| ARM原理及系统组成
|
实施学期
| 三
| 总学时
| 72
| 理论学时
| 42
| 实践学时
| 30
|
教学方法
和手段
| 多媒体教学
|
学习重点
| ARM组成原理、ARM寻址方式
|
职业行动
能力
| ARM汇编语言程序设计、ARM嵌入式系统初步设计能力
|
职业知识
内容
| 嵌入式系统开发的基础理论与应用技术,以ARM处理器Samsung公司S3C44BOX为硬件平台,要求掌握嵌入式系统开发的基本知识,基本流程、基本方法及以ARM微处理器为核心的嵌入式系统软/硬件开发过程。
|
教学基本
条件
| PC机、多媒体、ARM实验箱
|
| | | | | | | |
11.无线传感器网络与应用
学习领域
| 无线传感器网络与应用
|
实施学期
| 三
| 总学时
| 72
| 理论学时
| 36
| 实践学时
| 36
|
教学方法
和手段
| 多媒体教学
|
学习重点
| 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设计基础
|
职业行动
能力
| 能组建基本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并了解该网络的具体应用领域
|
职业知识
内容
| 无线传感器网络架构、无线传感器网络组网、建网、布线、调试等
|
教学基本
条件
| PC机、无线传感器网络实验设备、多媒体、电路测试设备
|
| | | | | | | |
12.嵌入式应用开发基础
学习领域
| 嵌入式应用开发基础
|
实施学期
| 三
| 总学时
| 72
| 理论学时
| 42
| 实践学时
| 30
|
教学方法
和手段
| 讲授、系统移植、编程下载调试
|
学习重点
| 嵌入式 Linux 系统开发过程,从底层系统支持到上层GUI ,应用配置和移植、文件系统的构造、内核调试技术、驱动程序编写及移植
|
职业行动
能力
| 熟悉嵌入式linux开发流程,掌握bootloader和kernel的移植,了解ARM体系结构和编程,具备ARM硬件接口的基础知识,初步掌握linux下驱动程序的开发,能对ARM基本设备进行戏动开发和编码调试。
|
职业知识
内容
| Linux 操作系统的安装及相关工具的使用、配置,嵌入式编程所需要的基础知识(交叉编译工具的选项设置、Makefile 语法、ARM 汇编指令等),硬件部件的使用及编程(囊括了常见硬件,比如UART、I2C、LCD 等),U-Boot、Linux 内核的分析、配置和移植,根文件系统的构造(包括移植busybox、glibc、制作映象文件等),内核调试技术(比如添加kgdb 补丁、栈回溯等),驱动程序编写及移植(LED、按键、扩展串口、网卡、硬盘、SD 卡、LCD 和USB 等),GUI 系统的移植(包含两个GUI 系统:基于Qtopia 和基于X),应用程序调试技术
|
教学基本
条件
| 多媒体教室、实训室、ARM综合实验箱、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
|
| | | | | | | |
13.计算机英语
学习领域
| 计算机英语
|
实施学期
| 四
| 总学时
| 54
| 理论学时
| 54
| 实践学时
| 0
|
教学方法
和手段
| 讲授
|
学习重点
| 常用的专业英语词汇,常用词组
|
职业行动
能力
| 能够阅读简单的专业英文文档;能够对简单的因为文档进行翻译
|
职业知识
内容
| 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基础、外部设备、操作系统、数据结构、C语言、数据库、面向对象编程、计算机网络、因特网及其相关技术、多媒体、网络安全、云计算以及物联网等专业英语
|
教学基本
条件
| 多媒体教室
|
| | | | | | | |
14.嵌入式程序设计
学习领域
| 嵌入式程序设计
|
实施学期
| 四
| 总学时
| 90
| 理论学时
| 42
| 实践学时
| 48
|
教学方法
和手段
| 讲授、实验、多媒体辅助教学
|
学习重点
| ARM Linux系统移植、嵌入式驱动程序设计
|
职业行动
能力
| 嵌入式系统开发的基本能力
|
职业知识
内容
| 本课程涵盖了嵌入式Linux系统中重要的2个 部分:ARM Linux系统移植、ARM Linux驱动程序开发。
|
教学基本
条件
| PC机、多媒体、ARM实验箱
|
| | | | | | | |
15.基于QT的GUI开发
学习领域
| 基于QT的GUI开发
|
实施学期
| 四
| 总学时
| 72
| 理论学时
| 42
| 实践学时
| 30
|
教学方法
和手段
| 启发式、案例教学、多媒体教学
|
学习重点
| 使用 Qt 开发应用程序
|
职业行动
能力
| 跨平台开发、高级 GUI 开发、高级可视化开发、Linux 设备创建等。
|
职业知识
内容
| C++程序设计、Qt 基本技术、Widget 的使用、组件布局、API文档的使用等等。
|
教学基本
条件
| PC机、多媒体等
|
| | | | | | | |
16.FPGA技术
学习领域
| FPGA技术
|
实施学期
| 四
| 总学时
| 72
| 理论学时
| 42
| 实践学时
| 30
|
教学方法
和手段
| 多媒体教学
|
学习重点
| FPGA应用设计基础
|
职业行动
能力
| 能使用VERILOG语言进行基本FPGA/CPLD设计
|
职业知识
内容
| FPGA器件的基本架构、软件设计硬件化的思想、数据流建模、行为级建模、结构化建模、混合建模、FPGA应用系统设计
|
教学基本
条件
| PC机、DE0实验板、多媒体、电路测试设备
|
| | | | | | | |
17.毕业设计
学习领域
| 毕业设计
|
实施学期
| 五
| 总学时
| 104
| 理论学时
|
| 实践学时
| 104
|
教学方法
和手段
| 软件仿真、实物测试、教师网上指导、教师现场指导
|
学习重点
| 专业综合知识、文档排版能力
|
职业行动
能力
| 培养本专业必备的核心能力;培养能够运用本专业某一方面技能进行综合设计的能力;培养能够运用本专业某一方面知识和能力进行开发的能力;培养对本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职业知识
内容
| 掌握各类文书写作格式;全面掌握本专业相关的基本知识。
|
教学基本
条件
| 机房或学生自备电脑
|
| | | | | | | |
18.顶岗实习
学习领域
| 顶岗实习
|
实施学期
| 六
| 总学时
| 624
| 理论学时
| 624
| 实践学时
| 0
|
教学方法
和手段
| 学生自学、团队合作学习、培训、指导
|
学习重点
| 本课程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依据该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岗位能力要求进行设计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就业意识的教育。
|
职业行动
能力
| 能够在企业完成具体岗位的专业工作;具有在专业岗位工作的能力和素质;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与职业操守;具有培养较强的组织意识和集体意识。具有工程意识和效益意识。
|
职业知识
内容
| 专业综合知识
|
教学基本
条件
| 具体实习岗位
|
| | | | | | | |
(三)专业拓展学习领域
1、嵌入式系统项目实例开发
学习领域
| 嵌入式系统项目实例开发
|
实施学期
| 五
| 总学时
| 52
| 理论学时
| 0
| 实践学时
| 52
|
教学方法
和手段
| 启发式、案例教学、多媒体教学
|
学习重点
| Qt GUI图形界面开发、应用程序的开发
|
职业行动
能力
| 嵌入式系统应用开发的基本能力
|
职业知识
内容
| Qt GUI图型界面开发、应用程序的开发
|
教学基本
条件
| PC机、虚拟机、多媒体、ARM实验箱
|
| | | | | | | |
2、RFID项目开发
学习领域
| RFID项目开发
|
实施学期
| 五
| 总学时
| 52
| 理论学时
| 0
| 实践学时
| 52
|
教学方法
和手段
| 课堂讲授、现场演示、上机实验
|
学习重点
| RFID数据格式、RFID电子标签读写、RFID基本操作方法、简单底层RFID开发
|
职业行动
能力
| 能够开发基础嵌入式系统的RFID设备
|
职业知识
内容
| RFID硬件设计
RFID开卡、密码保护、数据格式等基础知识
RFID基本操作方法、单卡与重叠刷卡、冲突处理
使用嵌入式设备开发底层RFID系统
|
教学基本
条件
| 嵌入式设备、RFID设备、RFID射频卡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