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级《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web)》课程标准

文章来源:未知     责任编辑:计算机学院    时间:2017-03-07  点击数:

附件2

专业学习领域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参考格式

课程编码: 课程类别:B

适用专业:计算机信息管理 授课单位: 计算机学院

学时:54 编写执笔人及编写日期:余恒芳2016.6

学分:3 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期:库波2016.6

1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

1.1课程性质与作用

课程的性质 课程是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是校企合作开发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

课程的作用 本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是专业学习领域核心课程。

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前导课程WEB应用程序开发-ASP.NET,没有后续课程,是我们后续毕业设计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

1.2课程基本理念

利用任务驱动的教学理念,将学习活动过程的设计融入教学过程中,以使学生借助教师的指导能够独立地完成学习活动,《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WEB)》这门课程的内容比较杂、多,但我们的高职学生有一定的基础,根据课程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单元为主,按照教学内容设立单元项目,把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学生关于数据库高级程序开发技能的掌握,分为项目背景分析、业务需求分析、功能需求分析、数据库需求分析、数据库建模、系统开发、系统编译及系统发布等过程,涵盖了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学生应该掌握的能力,同时确定了每一个单元项目学生应该掌握的基本能力,根据能力的要求,将每个单元项目又划分为若干个工作任务。项目划分好后,教师要进行课前教学准备工作。在每一个单元项目实施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自己先将项目设计开发出来,为项目教学法的实施做好案例的准备工作。

1.3课程设计思路

主要指课程设计的总体思路: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工作任务的结构模式。

课程设计是本课程学习完成后,综合性的充分体现课程总体能力目标的一项实训项目。细节如下:

1)课程设计名称:

购物网站系统设计综合实训

2)能力目标:

目的:

通过课堂综合技能训练巩固和实践理论知识,完成建站实际应用;

要求:

结合本学期课程内容,开发一套较完整的ASP.NET应用程序;

3)内容

这是学生动手开发的一套ASP.NET应用程序,学生按照一定的操作流程进行课程设计,并交付程序以及文档成果:

操作流程及要点:

a.分组,6-7人/组;

b.集中讨论,分工协作;

c.学生设计流程:

系统功能设计。

数据库、表等的创建。

制作系统界面。

制作子模块界面,包括查询、修改等内容。

成果的反映形式:

数据库相关设计文档;

关系表格、程序代码;

4)检验形式

评阅学生交付的成果;

程序评价标准:程序运行基本正确,各种数据测试无误,程序运行效率较高,占用磁盘空间小等;

课程设计评价方式:类似于答辩的形式。学生演示,并简介程序要点和功能;教师提问。

5)课程设计所需场馆和设备要求:

安装了SQL Server 2000,Visual Studio.NET2008,Office XP;

安装了投影仪或多媒体教学软件;

2、课程目标

课程工作任务目标:经过课程学习,学生应该能够完成的具体工作任务,掌握信息系统设计过程、使用.net项目贯穿信息系统设计过程。

职业能力目标:具备分析、设计、实现信息系统的能力;文档设计和管理的能力;使用具体开发工具实现信息系统的能力。

3、课程内容与要求

学习情境规划和学习情境设计

学习情境

情境描述

职业能力(知识、技能、态度)

课时

1.信息系统可行性研究

选定一个项目后,信息系统的规划的内容;可行性研究的内容和步骤,系统规划相关文档的撰写

系统以及信息系统的概念;信息系统的结构、类型以及发展;信息系统开发的理论基础,包括软件工程理论;信息系统开发的方法和工具

4

2.信息系统分析相关文档的撰写

信息系统分析的工具,系统分析相关文档的撰写;信息系统设计的相关概念,信息系统设计的工具以及方法;面向对象方法的基本思想,应用统一建模语言UML

信息系统设计开发工具和方法;面向对象的分析和设计

6

3.系统开发

选择编程语言ASP.NET,开发项目

编程语言的选择,养成良好的编码风格

16

4.系统测试

系统测试的方法和技术

系统测试的方法

4

5.系统评价

信息系统维护的类型和内容,信息系统评价的方法

系统评价方法

4

6.信息系统的文档管理

信息系统的文档管理

文档管理能力

8

7.课程设计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完成课程设计

团队协作开发能力

12

4、课程实施

4.1教学条件

4.1.1软硬件条件

校内实训基地条件,安装了SQL Server 2000,Visual Studio.NET2008,Office XP;安装了投影仪或多媒体教学软件。

网络资源建设,论坛、学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等。

4.1.2师资条件

对任课教师的职业能力和知识结构的要求,具备系统分析和系统开发能力。

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组成的具有“双师”结构特点的教学团队要求,具备真实项目开发和丰富的教学经验。

4.2教学方法建议

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需要,如何采用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讲授法、引导文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实训作业法等。

教学班是主要的教学组织,班级授课制是目前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有条件的话,也可以采用分组教学。上机实验是本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上机动手操作使得理论应用于实践当中。

注意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可组织学生讨论、问题教学、阅读指导等。借用多媒体的声像演示,对项目进行展示,提供给学生直观的理论印象。通过实例操作,培养学生运用WEB技术开发信息系统的能力。

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注意训练学生的操作动手能力,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应用课本中的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操作问题。本课程的学习过程也是WEB开发信息管理系统的训练过程。

评价教学方法要以实现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目标为依据,好的教学方法应有助于学习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自己的操作动手能力。鼓励有所创新并取得实效的教学方法。

4.3教学评价、考核要求

这门学科的评价依据是本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要求。

考核分为课程设计和答辩两部分,课程设计利用课内实践时间和课外时间进行,结合具体的项目开发巩固和掌握WEB开发的方法和技巧;使用WEB开发信息管理系统。平时成绩40%,课程设计成绩60%,其中课程设计成绩包括:课程设计代码30%,课程设计说明书30%,到课20%,答辩20%。

4.4教材编写

教材要在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下,实行多样化。可以选用普通高校重点教材,也可以选用公认的水平较高的教材《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5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学习资料资源:教材《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实训指导书《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Web应用程序开发》、学习参考书《Web程序设计:ASP.NET实用网站开发》。

信息化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多媒体素材、电子图书等。

6、其他说明

总之,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信息系统设计过程、使用.net项目贯穿信息系统设计过程,培养学生分析、设计、实现信息系统的能力;文档设计和管理的能力;使用具体开发工具实现信息系统的能力。需要通过大量具有实用价值的数据库应用程序范例讲解,并提高开发的熟练程度。

对于以上建议的课时,任课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实际情况作适当调整。

Copyright 2018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学院地址: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光谷大道117号 邮编:430205 邮箱:whvcse@whvcse.edu.cn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1188号  鄂ICP备1101016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