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教授为我院学子开启人工智能学习大门 ——记计算机学院2019第四期“E师名堂”活动

文章来源:未知     责任编辑:计算机学院    时间:2019-04-29  点击数:

(通讯员陈能婷)为加强同学们对专业前沿知识和动态的了解,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力,促进其专业成长,4月24日晚 6点半,计算机学院2019年第四期“E师名堂”活动特邀请武汉大学国家网络安全学院陈刚教授在1号学术报告厅为同学们开展了“人工智能”专题讲座,来自计算机网络技术、物联网、信息安全与管理专业的300余名学生到场聆听学习,讲座由汪莉老师主持,武汉大学王颖鹏老师、计算机学院张红卫院长、谢朝霞老师和苏维老师参加了本次活动。

陈教授围绕“人工智能时代带来的机遇及应对策略”这一主题,从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带来的机遇挑战及应对策略这几方面娓娓道来,帮助同学们全方位了解人工智能领域。他列举阿法狗打败世界围棋冠军李世石,阿法元又无师自通完胜阿法狗的例子,说明人工智能的强大,也让同学们了解了案例背后的原理,就是近几年很火爆的深度学习,大家对此内容表现出浓厚兴趣。陈教授建议同学们可以借助网络搜集相关资料,通过自学进一步加深对这一领域知识的了解。

在互动环节,同学们踊跃举手向陈教授提问。物联网1802班的朱名鑫同学说,如果未来大部分的工作都由智能机器人完成,那么人类是否就会失去存在的价值和生活的乐趣。陈教授笑着回应道:“这一点可能会与我们的设想刚好相反,因为人工智能存在的意义就是要将人类从繁杂单调的工作解放出来,那么届时人类将能有更多的时间享受生活和投入到更加具有创造性的工作中去。”教授的解答令现场同学们恍然大悟,纷纷鼓掌。

计网1802班袁郑杰表示对科幻电影很感兴趣,他想知道未来是否会有超人类出现。袁郑杰的新奇想法让陈教授忍俊不禁,但仍认真地为他解答道:“未来世界是否会出现超人类我不敢妄言,但科技发展到一定程度,一定会出现超人类水平的人工智能。例如可能会研究出米粒大小的机器人植入人的体内,帮助清除人体内的病灶,延长人类的寿命,我觉得这个是更有意义的事情。”

现场,汪老师也把握机会向陈教授请教了大家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即在人工智能时代,是否有行业很难或几乎不可能被人工智能所取代。陈教授给出了肯定的答复,并表示,据BBC的调查研究,那些需要投入主观情感及创造力、洞察力的职业被取代的概率相当小,因为这些是机器人无法模仿的,这让大家对机器人的局限性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不再那么忧心忡忡。

讲座已近尾声时,同学们仍然热情不减,感觉意犹未尽。陈教授欢迎同学们将本次线下的交流、探讨延伸到线上,表示将会继续为有需要的同学进行答疑解惑。大家用雷鸣般的掌声对陈教授的精彩授课和耐心解答表示感谢!

本次“E师名堂”活动邀请到名校名师前来讲座,为同学们带了特别的学习体验,不仅让同学们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而且激发了同学们的专业学习动力,拓宽了其就业、创新、创业思路,活动达到预期效果。据悉,“E师名堂”活动后续会为同学们奉上更多精彩实用的内容,丰富广大青年学子的大学学习和生活。

2 物联网1803班朱名鑫同学提问_meitu_1.jpg

Copyright 2018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学院地址: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光谷大道117号 邮编:430205 邮箱:whvcse@whvcse.edu.cn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1188号  鄂ICP备1101016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