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学工动态·探讨学工问题·分享学工经验
计算机学院学工通讯
第四十四期
2015年9月11日
学工通讯(月刊)
主 办: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计算机学院
顾 问:李德华
总 编 辑:陈文强
责任编辑:郑瑞丰
排版设计:郑瑞丰
通 讯 员:郑瑞丰 李巧
本期目录
1.计算机学院班主任亲临迎新现场为新生答疑解惑
2.计算机学院可爱的学生工作者、志愿者们
3.计算机学院迎新工作报道
4.计算机学院迎新服务“百人团”
待到新生报道时,学院老师齐助阵
—记计算机学院班主任亲临迎新现场为新生答疑解惑
(通讯员:李巧/摄影:聂鑫 杨睿)新学期,新起点。新气象,新梦想。9月10日,又是一年迎新季,一批新生从各地赶来,你们怀揣着理想,带着家人的期许,向你们期望已久的“IT精英造梦厂”—计算机学院赶来。
9月10日,计算机学院接待新生工作正式开始。学院副院长罗保山及10余名班主任、专任教师来到迎新现场,他们与新生和家长们面对面地谈专业、解疑惑、拉家常。
学院新闻部第一时间采访了罗院长,他说:“今年政策与往日有所不同,尽管今天是教师节,但学院班主任、老师们都亲临现场,不顾天气的炎热,为新来的学生解答他们关心的问题,例如专业开设、班级分配等,消除同学们心中的疑虑。”他还指出:“今年学生人数创造了历史新高,希望计算机学院老师注重与学生的交流,关注新生可能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班主任、老师、辅导员、志愿者四方齐联动,共同完成报名、住宿等环节,提高服务质量和报到效率,让新生更早、更好地融入到计算机学院的大家庭中。

十年寒窗苦泛舟,终得梅花扑鼻香。对刚刚步入大学校园的你们来说,这是你们第一次放下高考的重担,开始追逐自己的梦想;这是你们第一次离开家庭的港湾,开始独立的求学生活。大学是一个梦工厂,描绘着你的未来,编织着你的梦想。计算机学院的老师们与你们同舟共济,共同进步。奔跑吧!IT少年!
我望眼欲穿的等待,只为看见你的笑脸
—记计算机学院可爱的学生工作者、志愿者们
(通讯员:李巧/摄影:聂鑫杨睿)又是一年开学季,计算机学院即将迎来1600多名新生,计算机学院的团、学干部齐上阵,9月8日拉开了迎新工作的序幕。
8日晚,辅导员方铮给所有团、学干部以及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共计96人召开了迎新工作布置会议,将他们划分为引导组、志愿组、维护组、登记组、宣传组、材料收集组、晚值班组,各职其能,各司其责。
8日晚上,10名学生会干部参与晚间值班,迎接晚上到校的新生。9日上午开始了紧张的准备工作,为了第二天的迎新工作,20多名志愿者及团、学干部参与了办公桌椅的搬运和布置,现场支起了一顶顶的帐篷,拉起了迎新的横幅。

学生会副主席石崇亚说:“这两天真的是太忙了,没有时间吃饭,也没有时间去洗手间,但是觉得非常值得!”这两天,计算机学院的学生都忙碌、充实,他们或多或少都有参与到迎新的工作中来,学生郑萍说到:“作为学长、学姐,我们做再多的事情再辛苦都没有关系,只要能看到新生到来时的笑脸我们就满足了,而且迎新工作是一场持久战,并不止是这两天,后续我们还会陪伴他们军训,陪伴他们成长。”
计算机学院一直以来秉承校训“厚德尚能”,培育了一批又一批技术过硬、素质颇高的IT类人才,我们对每一届学生都关爱、都期待,只为让学院学生越来越出色,今日我院学子,明日国家栋梁!
荷花映日笑纳新鲜学子,丹桂飘香喜迎远方来客
—记计算机学院迎新工作报道
(通讯员:李巧/摄影:胡志丽郑瑞丰) 2015年9月9日是我校新生入学报到的前一天,计算机学院的老师和学生们已经投入了为新生入学而忙碌的工作中。今年,计算机学院的预计录取人数将超过1500人,这意味着刷新了学院录取人数的新记录。
战略部署 有序迎新
虽然还没有到新生入学报到的日子,但似乎挡不住我们新生到来的步伐;虽然武汉的秋天还是骄阳似火,但似乎不及我们新生到来的热情。9月8日,学院学生科召开了全员迎新工作部署会议,陈书记在会上指出:“要按照学校的标准和要求,高质量地完成迎新的服务工作!”继而学院老师和学院团总支、学生会的学生干部们开始了这场硬仗的准备工作。


9月9日下午,在帐篷搭建、横幅上挂、物件摆放、仪器调试的工作现场,学院党总支书记李德华、副书记陈文强等院领导与辅导员、志愿者们一样顶着大太阳,亲临现场,指导工作,慰问师生,为10日报到流程运作的有序进行打下了坚实基础。
各自坚守 热情迎新
学生科办公室的热线电话不间断地响着,团总支、学生会安排专人负责“早8点对晚8点”、“4班倒”不间断接听热线;新生年级组办公室更是异常繁忙,所有的辅导员老师都上阵接待,为新生办理入住手续。值得一提的是班主任也积极参与配合迎新工作,有的顶着烈日亲自将学生送到寝室,有的值班老师凌晨还在综合楼迎接新生到来。辅导员老师们为迎新点提前支起了帐篷,摆好了为新生们办理各类手续的电脑,拉起了横幅,只等四面八方的学子们到来!




守护新生 创新迎新
今年我校希望新生能够走好进入大学校园的第一步,要求新生们在迎新点放下行李、离开父母独立前往图书馆办理入学注册手续,这是本次迎新的一个新的亮点。





另外,我们的辅导员老师们也都换上了充满阳光与希望的统一着装,迎接新同学的到来。迎新报到点门口还竖立了我院精心设计的6块宣传展板,包括:学院简要介绍、学生活动风采、美丽武软倡议书、安全倡议书、新生报到流程、迎新新闻宣传栏等,让新生报到闲暇之余能够快速、全面了解我院各方面工作的光辉成果与发展前景。
时值丹桂飘香,荷花映日。在迎新这场青春、光荣、重要的“战役”当中,我院的“师生迎新加强连”不怕辛苦、不分昼夜、不畏困难,用智慧迎新,用坚守致意,用创新迎新!
发扬奉献精神 传承“帮带”文化
—记计算机学院迎新服务“百人团”
(通讯员:李巧/摄影:聂鑫)9月11日新生开学报到第二天,计算机学院又迎来了一批前来寻梦、追梦、圆梦的莘莘学子。
昨日的艳阳高照、人山人海、车水马龙让新生及家长们着实感受到了武汉这座城市的特点,即:天气热、高校多、学生多。由我院院领导、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干部组成的“百人服务团”在这两日的迎新工作中,体现了“三个忘记”,即:忘记身份,忘记年龄,忘记性别,用最优的安排、最好的服务、最美的笑容交上了一份让大家满意的答卷。
领导重视 老师奉献
学院领导班子非常重视、关心本次迎新工作,党总支书记李德华带着班子成员到迎新现场布置、督促、检查工作。副书记陈文强召开学生科专题会议,统筹、协调总体工作,并悉心指导搭棚布点,连续几天几夜值守学院参与迎新,巡访新生宿舍。他每天在高温下坚守报到现场,连续奋战,现场办公,不让任何一个问题贻误哪怕一分钟,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副院长罗保山、副院长谢日星带领着10余名教师为新生们提供了与班主任、专业设置等面对面的机会,让学生对教学情况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

(迎新现场:李书记与班主任周雯老师亲切交谈)

(迎新现场:陈书记亲自书写专业台签)

(迎新现场:罗院长与班主任鄢军霞老师亲切交谈)

(迎新现场:谢院长与陈书记、班主任老师交流工作)

(迎新现场:张科长正在布置具体工作)

(迎新现场:辅导员老师们坚守第一线)
学生科科长张胜洪负责迎新报到的具体工作,他与辅导员一起战斗在工作第一线,调试设备、更新数据、统筹床位、对内协调、对外联系,他是现场最为忙碌的人。其他辅导员各自分工也辛苦地奋战在登记、接待、后勤、宣传等工作战线,很多同志身上的衣服早已被汗水干干湿湿化做了一张张形状各异的“盐图”。班主任们一下课来不及休息就直奔迎新点,他们急切地与学院领导交流带班想法,与新生交流专业介绍,拉拉家常,嘘寒问暖,把握着每分每秒、每个机会与学生建立起友好、信任、互助的良好关系。
服务周密 步步入学
9月10日,我院学生志愿者们在1496名新生的接待工作中,不分男女,统一动作,上上下下,通力配合。从接到新生的行囊那一刻起,就开始为新生们提供“一站式”、“流动式”、“全天候式”的服务工作。
炎炎夏日,来来回回的接送工作也并没有使志愿者们懈怠于自己的工作。注册学籍、领取物品、办理入住、熟悉环境、解疑答惑、经验交流等基本上算是每一位志愿者的“规定动作”,这仿佛是在扮演着一种“入校导航”系统,他们用自己身体的言语、移动来让新生们感受到“步步入学”的便利与温暖,与新生们一起走好、走全、走完入校的每一步,让刚踏入大学校园的新生们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温暖。

(新生数量创新高,共同排队无尽头)

(志愿者为新生拿行李、带路)

(志愿者参与学生信息登记)

(部分志愿者合影)
今年全校新生5600余人,而计算机学院人数近1600人,占全校的四分之一,其数量创下历史新高。虽然新生数量增多,但我院迎接新生工作的质量却丝毫未减,甚至比以前更加完善。
我们用微笑温暖他们,让他们感觉离开家来求学的心并不孤单;我们用热情感染他们,让他们感受到大学的生活是如此的丰富多彩,活力四射;我们耐心的帮助你们,让他们能够尽快熟悉学院的一切。愿他们能迅速适应大学生活,开拓属于自己的一片蓝天。